易经入门(3):潜龙勿用是什么意思

潜龙勿用

“潜龙勿用”系《易经》“乾为天”卦的初九爻辞,含义是:龙潜伏的时候,不宜崭露头角。引申现实生活中,意思则是:“新学小生之时不宜任重,否则会出现力不胜任之象。”

乾卦中的“潜龙勿用”,最容易忽略的地方是“龙”字。

六十四卦中每卦均有“初爻”爻辞,然而含义各有不同,需要结合整体卦象来参考。

“潜龙勿用”,讲的是“”的状态,为什么不用马、兔、蛇呢?因为只有“龙”可以表达出“至阳”的概念。

“阳”代表上位者,“潜龙”中的龙,首先要具备“上位者”的要素才可以称之为“潜龙”。

古代皇帝之子,年龄小、学识也不够,但他们是具备了继承皇位的要素,因此可以称之为“潜龙”。

如果是平民百姓之子,并不是本身就具备“皇位继承者”的要素,因此也不能称之为“潜龙”。

当然,这里并非宣扬“君权天授”的思想,老百姓在特定情况下,也可以成为“天子”,

例如刘邦、朱元璋等,只是所应卦象并非“潜龙勿用”,更多是天地否卦初爻爻辞“拔茅茹,以其汇。”

解释刘邦、朱元璋经于乱世,乃是上下不交、国体混乱的时候,因此应卦“天地否”,起事之时,都是先肃清“异己”,壮大我身,从而开国承家”(拔茅茹,以其汇,贞吉,亨)。

再如,非洲草原的雄狮在幼崽时期需要母狮、狮群的保护,狮子虽是草原之王,站在食物链顶端,然幼狮处于“潜龙勿用”的阶段,倘若贸然参与狩猎,恐有“举鼎绝膑”之险。

学习“潜龙勿用”卦辞时,令我想起初中的一位英语老师:

笔者就读的中学是一所新建的私立中学,因此学校老师经常调整。

初二时,学校聘请了一位清华大学肄业的老师教我们英语,用郝老师来称呼吧(化名)。

郝老师“肄业”而非“毕业”,那年高考郝老师是我们县城唯一被清华录取的学生,从一个偏僻的小城考入清华,用“一步登天”来形容也不为过。

郝老师在北京就学两三年,见识到首都的繁荣、富足,对比家乡的落后与贫瘠,一直思考如何能把家乡发展起来。

通过学习、总结,郝老师再也按捺不住胸中热血,带着方案回到家乡,把自己的方案讲给县委书记,誓将家乡经济发展起来。

县委书记觉得县城出这么一位“状元”实属不易,苦口婆心劝郝老师回京读书,等到毕业后再谈“建设家乡”的问题。

那时的郝老师正是“年轻气盛”时,任谁劝都没用,就这么耽误了学业,被劝退…

倘若郝老师当年知道“潜龙勿用”,也许今时已然“飞龙在天”了吧。

天道如此,人事如此,做学问亦如此,无论诸位是否有天赋,初学《易经》时应谨言慎行,否则很容易滑入“迷信”之列。

世界上也有各种各样的迷信:迷信神明、迷信科学、迷信大众(大流)、迷信自己。

学易经,首先要有自己的认知框架,初学时尚没有能力建立这种认知框架,便沉下心来学习累积,此为“潜龙勿用”是也。

未经允许不得转载:易学界 » 易经入门(3):潜龙勿用是什么意思

赞 (0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