易经64卦卦辞完整解释表

易经知识

“文王六十四卦”系周文王所作(编修),产生于周朝,因此通常称之为“周易”,一般情况下,周易六十四卦、易经64卦所指是同样内容;

两者也有区别,《易经》包含了《周易》,除了六十四卦外,比周易多出了《易传》,《易传》也叫十翼,是孔子及其门生所作,是六十四卦详解篇章。

春秋时,《周易》中的文字已经很难读懂,圣人读易后,深感“易博而大”,因此孔子对周易六十四卦卦辞完整解释表达,从卦序到阴阳原理均由涉猎,可以说“易传”是春秋时期六十四卦的“译文”,放到现在,就叫白话文。卦

然而,千年时光匆匆而过,孔圣人的语言如今理解起来也变得“晦涩难懂”,所以本站结合了古今著名易经学者的解释,把六十四卦完整解释表列在下方,大家可以根据卦名一一查询:

乾卦·天字头

乾为天卦天泽履卦天火同人卦天雷无妄卦

天风姤卦天水讼卦|  天山遁卦   | 天地否卦

兑卦·泽字头

兑为泽卦   |   泽天夬卦|泽火革卦 |泽雷随卦

泽风大过卦|  泽水困卦 |泽山咸卦 |泽地萃卦

离卦·火字头

离为火卦火天大有卦|火泽睽卦 |火雷噬嗑卦

火风鼎卦火水未济卦|火山旅卦 |火地晋卦

震卦·雷字头

震为雷卦|雷天大壮卦 |雷泽归妹卦 | 雷火丰卦

雷风恒卦|雷水解卦    |雷山小过卦 | 雷地豫卦

巽卦·风字头

巽为风卦|风天小畜卦 |风泽中孚卦  |风火家人卦

风雷益卦|风水涣卦    |风山渐卦     |风地观卦

坎卦·水字头

坎为水卦 |水天需卦   | 水泽节卦   |水火既济卦

水雷屯卦 |水风井卦  |  水山蹇卦   |水地比卦

艮卦·山字头

艮为山卦 | 山天大畜卦 |   山泽损卦 | 山火贲卦

山雷姬卦 | 山风蛊卦   |    山水蒙卦 | 山地剥卦

坤卦·地字头

地为坤卦 |  地泽临卦   |地火明夷卦 | 地雷复卦

地风升卦 |   地水师卦  | 地山谦卦   |  地天泰卦

下方内容为学术研究,初学者请忽略

太极与阴阳的关系(二)

神,则无物,妙万物而为言也,则雷疾风行、火炎水润,莫不自然 相与为变化,故万物既成也”,这种天 地万物的奇妙的运行之理,即是太极,亦为道,为天地万物之所以然。又《周易‧ 系辞传上》第十章云:“易无思也,无为也,寂然不动,感而遂通天下之故。非天下之至神,其孰能与于此?”

因此, 此“神”是从寂感处显,神才有寂感,寂然不动,但其一感就通,遂通天下之故, 而寂感就是天地万物最后的最真实的,这也说明了太极的性质,而孔颖达在《周易正义》裡以为“无思”、“无为”是指其“任运自然,不关心虑,是无思也;任运自动,不须营造,是无为也”,而就“寂 然不动,感而遂通天下之故”言之,其认为“既无思无为,故寂然不动,有感必应,万事皆通,是感而遂通天下之故也”。

易经知识

是故,太极此理静中有动,就理而言为静,阴阳交感遂通于万事万物,即太 极创生天地万物并将此理分受予天地万物。所以牟宗三以为此宇宙最后真实的寂 感真机,不只是理,就先秦儒家的古义是即存有即活动。

质言之,就同时为存有同时为活动,也是存有也 是活动,此即太极的性质。 简言之,道是天地万物之基本原理,天地万物其本皆出于一,一者道也,道 统阴阳对待,也是宇宙万有之本原,道亦曰太极。

一阴一阳之谓道,道是理,阴阳是气 阴阳是天地万物变化的基本要素,太极创生阴阳同时太极此理由阴阳以彰 显,一切变化亦为阴阳之交互对待。

承上段所言,近人吴康认为所 谓的“道”是宇宙万有之基本原理,发挥运动而出现上下或左右对待之两种力量, 由阴阳交互错综产生万象变化,而所谓乾坤即为易之要素,观察此阴阳变化进一步可以创造设立卦象,并且,两元素是相互对待以创生变化,由是可知,“易” 即以阴阳为“立义设教”之根据。

故质言之,“道”即天地万物变化的原理原则, 其创生阴阳两对立之要素,并由阴阳相互对待变易运行而化生万物,也就是说一 切天地万物之不断变化与生生不息亦是由阴阳对立变化而來。

其又云: 盖太极即太一,……为宇宙万有之本体,由一而二,则为相对待之二体,所谓两仪,以 力或气言则为阴阳,以形或质言,则为天地、为日月,或其他相对待之物体。

一阴 一阳之谓道,易以道阴阳,通变化,阴阳为易学系统之基础,而原出太极,太极为阴阳 之本体。

所以太极所生之“两仪”指的是阴阳,而阴阳两相对待而交互变化运作即为一切变化之所由,是天地万物变易的“本质”,而阴阳之变化亦形成天地万物,这是 从原理原则上说,若成以形体或性质观之,阴阳即是天地或日月等相对待之万有。

易经

是故,阴阳变化可通万有之变化,阴阳又原自太极,阴阳变化之原理原则、 阴阳变化之所以然亦为“道”,因此,《周易‧系辞传上》第五章云:“一阴一阳 之谓道”。

程颐指出阴阳之所以然,即阴阳之根据与交互对待、变化运 作之原理原则即是“道”,而阴阳本身则为“气”: 一阴一阳之谓道,道非阴阳也,所以一阴一阳,道也。如一阖一辟谓之变。

离了阴阳更无道,所以阴阳者是道也。阴阳,气也,气是形而下者。道是形而上者,形 而上者则是宻也。

一阴一阳之谓道,此理固深,说则无可说,所以阴阳者道。既曰气,则便是二,言开阖 已是感,既二则便有感。所以开阖者道,开阖便是阴阳。老氏言虚而生气,非也。

未经允许不得转载:易学界 » 易经64卦卦辞完整解释表

赞 (44)